Alternative content

Get Adobe Flash player

  • 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新闻
  • 领导讲话
  • 提案工作
  • 调研视察
  • 文史广角
  • 理论与实践
  •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与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8/7/15 点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848年2月,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今年适逢发表170周年。而5月5日,又将迎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尽管《共产党宣言》个别具体表述随着时代的变化已失去其效力,但它整体上所具有的长远生命力,不仅没有丧失,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辉,得到新的验证,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验证。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它提供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认识、解决不同历史时代最重大现实问题的范本,这是《共产党宣言》最伟大的思想贡献之一。

1888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强调,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共产党宣言》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对资产阶级进行了准确的评价:“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据此作出历史性的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彻底性,不仅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的彻底性,也表现为不承认共产党自己所阐发的理论原理可以凝固化。它鲜明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1872年德文版序言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如果是在今天,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武器,对中国当今社会进行深刻的观察和剖析,并由此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工作的实施,这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是一项基础性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些,都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认识今天中国的实际而得出的重要论断和部署,同时体现了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而形成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的哲学思想路线,同《共产党宣言》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分析、解决我们面对的矛盾和问题,笔者以为需要继续强调与坚持党对中国国情所作的一些基本判断。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战争环境中,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个实践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求解放之路,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开创了一个新中国,也在于开辟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个崭新的境界。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又开始了在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过近70年的持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打破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理论束缚,使党和人民的创造潜力空前焕发,整个国家在不长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

我们今天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一方面,它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后对社会变革的新的更高要求。实践反复表明,只有抓住“中国特色”,我们才能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避免被别人牵着走。

应当看到,现在的中国正进行着世界上最大规模也是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于任何理论、政策的判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以我们自己的实践作为标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们不排斥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一切先进经验,但最根本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用中国的方法解决中国的问题。

第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对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全方位的伟大成就,现在很少有人能否定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牢记十九大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十九大报告列举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比如,“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中的大多数属于我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反映,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方针政策的制定都应当建立在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

多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是给自己放松标准、放低要求、放缓发展脚步,而是要促使我们的干部和群众更加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励精图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

第三,深刻认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或很快可以脱离发展中国家地位。

就拿扶贫事业来说,经过“十二五”的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约1亿人,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

但是,我国扶贫标准不到3000元人民币,直接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实际上还是一个低标准的脱贫。即使已经脱贫的农民,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碰上天灾人病,还有返贫的可能性。仅扶贫攻坚这一项,中国还有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所以,我们只应承担与发展中国家这个地位相符的、与我国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要提防一些国家夸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实际是想在利益博弈中让中国多做牺牲。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达国家为自己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6.7倍的人均累计排放权,而且拒绝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差别巨大的事实。当时作为中国代表团科技顾问的丁仲礼同志据理力争,指出:如果这些方案成为国际协议,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在道德上是邪恶的。他指出,发展权是基本人权,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比发达国家份额少?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难道不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吗?

在国际上,属于我们的责任就要承担起来,不属于我们的责任就不能承担,这就叫担当精神。

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布170周年的时候,要更好地把全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继承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优良传统。这样,我们才能在大量的日常具体工作中,提高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现全党在思想、理论、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维群系十二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作者孙冬冬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报

返回页面顶部